公司新闻
-
07-12环保与安全:新规范强调环保型消毒剂(如酸性氧化电位水)的使用,需严格按说明书操作。
-
07-11软式内镜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灵活性和微创性,但具体检查需遵循医生建议,并做好术前准备(如禁食、肠道清洁)。
-
07-09内窥镜储存柜的密封性是保障内窥镜安全储存的关键因素,密封性不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,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因此,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储存柜的密封性能,及时维护或更换不合格的设备,确保内窥镜的储存环境符合规范要求。
-
07-07双门内窥镜储存柜的温湿度稳定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,其波动带来的危害涵盖设备性能、院感控制、成本管理等多个维度。建议配置高精度温湿度控制系统(精度 ±1℃/±5% RH)、实时监控报警装置,并定期校准传感器,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规范。若已出现设备异常,需及时送修并追溯环境数据,避免风险扩大。
-
07-05确认储存柜温度控制在18℃-22℃、湿度40%-60%,检查紫外线或循环风系统是否正常运作。
-
07-04若储存柜无自动调节功能,建议升级为具备恒湿系统的医用级产品。
-
07-02自动化清洗消毒流程减少人工操作,降低感染风险,如肯格王工作站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确保无菌状态。
-
07-01与消毒的区分:灭菌适用于进入人体无菌组织(如腹腔镜、关节镜)的器械,而消毒仅用于接触完整黏膜的器械,两者微生物限值要求不同。
-
06-30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空间受限的诊所或高频次存取环境,其温湿度控制效率可提升30%以上。
-
06-28硬镜需检查外镜管(不锈钢管)是否弯曲或凹痕,0.1mm的变形即可影响光学系统。
-
06-27完整流程需25-30分钟,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内镜需单独处理并延长消毒时间。
-
06-26考虑使用便利性:选择易于稀释、使用方法简单的含氯消毒液。部分消毒液可用于擦拭,部分可用于浸泡,需根据储存柜的具体情况和消毒操作要求选择。此外,还需关注其稳定性和保质期,以及是否需要配合特定的浓度检测工具等。